2010年4月15日

[ 反反反反反 ] 對談正文 Part 2


以下是zalizalizali第一的個議題【反反反反反】的對談記錄,事實上我們在打逐字搞的時候,才赫然發現有些真的是相當瞎講,但 瞎講當中又隱含了我們一些真實的感受和想法,希望您能耐心的看完,也歡迎您留下您的意見與我們一起討論。


發「聲」於3/29/2010@電車咖啡,歷時三小時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節重點:
為何文青如此迷人文青icon在哪裡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為何文青如此迷人?

Vee: 我覺得有一部份是文青的外表突然跟時尚疊在一起了,像SKINNY和鮑伯頭都在一起了。

Hsun: 可是是因為文青而流行這些還是因為流行而文青跟隨?


8ali: 我想這個問題可能大到我們無法討論跟回答。


Muo: 也有可能是因為文青掌握了流行的開端?


8ali: 我覺得重點不是在誰先誰後,而是疊在一起。我發現文青界為何沒有一個「偶像」。你不覺得很厲害嗎?有一個潮流是不需要【偶像】就能被塑造出來。

(眾人:有呀,馬世芳、張懸、村上春樹、夏宇……)

8ali: 不是,我的意思是,你知道馬世芳會去看金馬影展、馬世芳會去MUJI買東西?我想知道文青界有沒有一個偶像會讓你去模仿他的行為模式?
8ali: 當然每個領域都有文青特定的偶像,但就我們剛做了文青一百問來說,這題目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文青形象的集合,然後我們的平均分數高過50%,也就是說我們算是大家所謂的文青, 但從來沒有一個人告訴我們,你要跟這些人做一樣的事情、說一樣的話、有一樣的外表,沒有單一集大全的偶像影響著文青,但文青的集合卻這麼明顯,我不懂這東西怎麼來的?

Vee: 你的意思是大家為什麼會這麼有【共識】的一起倒向那裡?
8ali: 對,我不懂這個這麼明顯全體的標籤哪來的。

Vee: 像我以前也不覺得自己是文青,以前就覺得黑框眼鏡很好看就戴了,但是現在一回神就發現怎麼這已經變成文青的標籤之一,就很驚訝為什麼我做的事情怎麼跟他們不謀而合了。

8ali: 像剛剛提到的那些偶像,其實我真的沒有跟他們很熟,我也沒有被這些人影響,但我也會被貼上文青的標籤阿。


Muo: 那是因為這些偶像不是影響我們的人。但不可否認,在文青的圈圈裡,的確這些人是被標示出來的,大家會關注他們在他們領域的動作,所以他們是這個圈圈的偶像。

8ali: 這些偶像聽起來像是從因到果,是演繹推出來的偶像,因為這些人在某些地方很厲害,因此大家喜歡也尊敬他們。但我剛剛所指的偶像是他一出現就是果,像Lady Gaga一出來,磅!馬上成為新一代的流行偶像,大家很自然就會Follow;而不是像你們剛剛舉的那些偶像,是我認識他,我覺得他很屌,然後一群人認識他,然後他很屌,最後這個人被推到了偶像的位置,他們不是那種一出來就帶著大家往前走的偶像。

Muo: 但是不是那麼關注流行音樂的你,剛剛會舉Lady Gaga為例說他是一個帶領流行的偶像,同樣地對於不聽地下樂團的人,蘇打綠就是一個這樣蹦出來的偶像,對於那些從來沒到過河岸、地社、女巫的女高中生來說,張懸就是這樣出現的偶像。

8ali: 這樣說我好像懂,我跟這些高中生一樣都是個接受者,接受這些看似憑空竄出來的偶像。但我指的其實不是現在,而是在「現代文青」這個概念成立的時候有沒有一個偶像帶領這個概念形成。

Hsun: 我覺得這件事情是一代一代的,就像我們現在會泡多鬆,那十年前這些人可能就是待在挪威的森林,一定有同樣的人在做同樣的事情,文青從來都不是突然跑出來的。

8ali: 可是我們感覺到人數激增的確是最近的事情吧。

Vee: 我覺得講矯情一點,那可以說是一種次文化能量的累積,只要有一個主流文化在,就一定有一個底下的能量在累積,不論上面的東西怎麼換,下面的東西都一直在,可能是主流文化因為某些原因式微了,這些能量再也藏不住就找地方從土裡冒出來。

Hsun: 我覺得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現在有太多太方便的媒體,FaceBook、MSN、Blog,可能前一代的人數跟我們相去不遠,但可能他們都是個體個體的存在,他們可能在某個咖啡廳會是一個小團體,但離開咖啡廳後就他們變回個體。而那個距離現在被打破了,變成說這些人永遠都是一群人,然後透過網路一群加一群就越變越大。

8ali: 我完全了解也覺得你們說的對極了!!!但其實還是沒有人回答我的問題,我最近口語表達出了很大的問題(笑)。

(Vee狂笑)

8ali: 我的問題是十年前張懸開始在女巫唱歌,十幾年前甜梅號就開始表演,然後甜梅號現在...

Hsun: 是文青界的天團。


8ali: 對,甜梅號是神主牌,張懸是文青界的女神,但是這個概念的確立卻是近幾年才很明確的被感覺到。 Hsun: 那如果要這樣講,應該要說十幾年前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現象,二十年前情況怎樣,我們應該要這樣來比較,像李雙澤...

Muo: 李泰祥、齊豫、三毛這些人也應該都算是。


Hsun: 我大概知道你要問什麼,但如果要討論這個問題應該要這樣來比較。

Vee: 只是現在剛好輪到這些人。


Hsun: 應該是因為我們活在這個當下,所以覺得這些現象很誇張。

Muo: 我覺得的確如果是像8ali要問的那一兩個leading icon的話...應該是真的很難舉出來,但是就像Vee講的,就是這些人輪到這個時間點了。


Vee: 我甚至想講那是類似一種眾望所歸,跟現代的社會風氣有關,就是因為這個世代的社會好像已經沒有明確的目標要去對抗,所以好像當大家看到【村上春樹】的時候很多人可以在那樣的文學裡面找到寄託。

Muo: 我覺得村上春樹是個很好的例子,十幾年前那些人現在在哪裡?就是因為他們可能離開了這個位置才能有現在這批人頂上去,那是一個世代一個世代的。


Hsun: 拿小美剛剛講的世代來說,我們拿台灣的當代藝術來看,戒嚴的那個時候算是一代,那個時候台灣的藝術家針對的都是政治的議題,他們就是要對抗威權,他們大概從80做到90,之後就斷掉了,因為要對抗的標靶已經不見了。前陣子一些雜誌開始討論「頓挫美學」,就是在談這個我們或往前推一點的世代的年輕人在社會上、政治上找不到要對抗的目標。


Vee: 因為我們長大的過程中都沒有受到什麼實際壓迫吧。

Hsun: 所以他們轉為一種卡漫式的趨勢。

8ali: 是以嘲諷、戲謔的方式的,是這個意思嗎?

Hsun: 對,然後甚至是有一點無病呻吟、自溺的,因為已經沒有對外的東西所以就轉為對內,所以這或許是我們會覺得文青勢力日益龐大的原因,因為已經沒有對外的東西,所以變成說大家可以在張懸、村上春樹裡面找到一種理想或是我們想像的精神性的寄託,所以大家才會發展出一套這麼有共識的生活模式。


8ali: 不得不說這真的相當有道理…

Muo: 但是我剛又回到leading icon這件事情。


8ali: 其實我剛內心想的就是:說的真好!但是這跟偶像有什麼關係(笑)?!

文青icon在哪裡?

Vee: 到底有沒有偶像有這麼重要嗎?

8ali: 其實沒那麼重要,只是我真的很好奇到底是什麼讓文青可以如此迷人讓大家都【變成一樣】。


Hsun: 我也很好奇到底為什麼會這樣?


Muo: 其實像【村上春樹】這麼紅,大家會看他的書,但是會去看他推薦的電影、會去聽他推薦的音樂嗎?

8ali: 終於有人切到我的問題點了!

Muo: 村上春樹本來寫文學,可是他後來開始寫樂評,大家會不會去買去聽他推薦的音樂?


Hsun: 會。

Muo: 甚至是有人會開始去過村上春樹式的生活。


8ali: 我現在腦子裡唯一想的到台灣有類似這樣的人好像只有阿凱(1976主唱)。

Vee: (笑)我跟他一點也不熟... (但大家都覺得Vee長得跟阿凱很像)

8ali: 我覺得不論阿凱寫樂評、影評、書評、開一家叫卡夫卡的咖啡店背後的出發點到底是什麼?我想他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一個集合的icon。


Muo & Hsun: 嗯...沒錯


8ali: 但我也不認為阿凱這個icon的【魅力】跟【影響力】有這麼強大到可以影響這個文青世界,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特定領域的偶像,但是文青可以【集結】成一個明確的標籤卻沒有一個類似龍頭的角色,的確是件很厲害而且很詭異的事情。


Muo: 可是像文學裡面就隱隱有一個龍頭,大家只要提到張愛玲,所有人都會噤聲,然後現在,駱以軍可以說已經出頭了,各大文學獎都有他的名字,只要書上有他的推薦就已經是一種保證。


8ali: 我覺得你剛提到另外一個關鍵,獎!我覺得獎對於文青來說有一種很大的迷思,大家排斥主流,卻還是無可自拔的被「獎」這種類似有一種機制在操控的光環所影響,當然這些獎可能是金棕櫚是金熊或是日舞,這些都不是台灣的主流,但你不能否認文青的眼光跟喜好被獎影響很大,這些他們認定的獎對於他們判斷事物有著很大的意義。

(這時Hsun無法自拔地跟著咖啡店裡的音樂唱著很文青的歌,漸漸激怒了大家,於是他趕快找了個話題)

Hsun: 可以到第下一題啦!

Vee: 所以我們就這樣默默跳過剛那題嗎?


Hsun: 有阿!我們剛剛不是在討論讓文青迷人的icon問題嗎?


8ali: 也對啦,我們沒有辦法有個結論,但至少有共識是文青的迷人跟大環境的改變有關,讓大家都轉為對自己身分認定的追求,然後也的確沒有一個集合的龍頭icon,但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特定的領導人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To Br Continued... Part 3 Coming Soon!!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 
Site Meter